平时喜欢去哪里追剧?或者说,看完一部剧,你会在哪里看与剧情相关的评论和吐槽?相信很多朋友的答案可能是:Tik Tok,阿auto快一点,哔哩哔哩。
“5分钟看xx部电影”“xx带你看电视剧”“X分钟快速看大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类短视频成为观众追剧的新方式。
2015年,这种碎片化的观影方式异军突起,代表人物就是知名评论人“古阿莫”。除了古阿莫,其他影视评论博主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了短视频平台,如Tik Tok、阿Aauto Quicker和哔哩哔哩。这些博主往往通过对电视剧的重新剪辑、配音和解说来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粉丝。
然而,“二次剪辑”在给平台和自媒体创作者带来巨大流量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侵权的风险。随着版权监管的加强,近年来国内很多电影评论短视频被叫停。
2017年,博主“古阿莫”因擅自拍摄电影片段,被迪士尼等5家影视公司指控侵权,一度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而地处东亚的日本,对这种“二次创新”的查处似乎更为严厉。
2021年6月23日,据多家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宫城县警方逮捕了该国首个电影评论短视频(快电影)的三名发布者。
三家发布商的罪名是:在视频平台YouTube上非法发布约10分钟的电影评论短视频,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警方以版权保护的名义直接逮捕侵权影评创作者,这在日本尚属首例。
据介绍,日本的这类电影解说视频与中国的同类视频大致相同:发行方对影视作品中的画面、静止画面进行任意使用和剪辑,并配以旁白和字幕,制作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对电影情节进行讲解和介绍。因为观众可以通过短视频快速了解电影的剧情,所以这类解说视频在日本国内被称为“ファストト”(快速电影,快餐电影)。
日本“反盗版内容海外流通振兴机构”(CODA)的调查结果显示,仅在过去一年,就有55个账号上传了2100多个此类视频,存在此类视频的有270多个。
截至2021年6月14日,这些电影评论视频的总播放量已达4.77亿次。其中不仅有《新哥斯拉》、《大逃杀》、《咄咄逼人的巨人》等日本电影,也有《蜘蛛侠》、《小丑》等好莱坞电影。
据悉,这三人来自YouTube平台的广告收入约为一年700万日元。如果按照出租DVD和流媒体平台的店铺200日元/天的单价计算,著作权人的损失可能超过95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
此外,被抓的三人中,一人发布了100多条电影评论视频,很多播放量在1-2万。如果这家出版社被起诉,按照CODA的计算方法,他面临的赔偿可能超过1亿(日元)。
而这个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认为我有什么错”。
今年5月19日,日本东宝、武松等13家电影制作公司对YouTube平台上发布的电影评论短视频提起著作权侵权诉讼,要求YouTube平台上的三家短视频发布商支付5亿日元赔偿。东宝影业称,索赔5亿日元是额外的“法外开恩”。
今年11月17日,该案正式宣判,两名被告被罚款5亿日元。这个诉讼的赔偿金额只是按照最低的估算金额,法院是认可的。目前,两被告均未发表任何评论和后续动向。
更重要的是,除了日本电影短视频解说的博主,尾田还表示,“对于在海外发布日本电影解说的发行商,将寻求国际化的解决方案。”CODA已与电影公司和其他组织合作,向YouTube总部所在地的美国法院提出申诉,要求公开此类视频上传者的信息,以便能够进一步向警方报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江苏高院披露了一起著作权侵权案。被告人熊某、张某在各手机应用市场推出APP“韩国电视”,非法复制韩剧795集、韩国综艺节目2127集供人观看,并从中收取广告费。
法院认为,熊某、张某的行为均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熊某等5人依法被判处三年至一年三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适用缓刑,并处罚金119万元至13万元不等,违法所得全部没收。
根据法律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作者所在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与我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其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
中国和韩国都是签约国,其国民的作品可以在中国寻求版权保护。这意味着,那些在哔哩哔哩和Tik Tok等国内平台上发布未经授权的海外电影评论视频的自媒体人也可能面临国际诉讼的风险。......
基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电影和电视剧,这也是碎片化视频评论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可以说,只要有市场,这些自媒体就永远不会消失。从市场规模来看,影视内容的二次剪辑流量巨大,收入相当丰厚,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这个位置。
希望出版社提前建立版权预警机制,避免版权风险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不要等到被起诉被逮捕才想起版权的重要性。
标签:话题资讯(388)d电影解说(1)视频博主(1)视频版权(1)
“5分钟看xx部电影”“xx带你看电视剧”“X分钟快速看大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类短视频成为观众追剧的新方式。
2015年,这种碎片化的观影方式异军突起,代表人物就是知名评论人“古阿莫”。除了古阿莫,其他影视评论博主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了短视频平台,如Tik Tok、阿Aauto Quicker和哔哩哔哩。这些博主往往通过对电视剧的重新剪辑、配音和解说来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粉丝。
然而,“二次剪辑”在给平台和自媒体创作者带来巨大流量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侵权的风险。随着版权监管的加强,近年来国内很多电影评论短视频被叫停。
2017年,博主“古阿莫”因擅自拍摄电影片段,被迪士尼等5家影视公司指控侵权,一度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而地处东亚的日本,对这种“二次创新”的查处似乎更为严厉。

2021年6月23日,据多家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宫城县警方逮捕了该国首个电影评论短视频(快电影)的三名发布者。
三家发布商的罪名是:在视频平台YouTube上非法发布约10分钟的电影评论短视频,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警方以版权保护的名义直接逮捕侵权影评创作者,这在日本尚属首例。
据介绍,日本的这类电影解说视频与中国的同类视频大致相同:发行方对影视作品中的画面、静止画面进行任意使用和剪辑,并配以旁白和字幕,制作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对电影情节进行讲解和介绍。因为观众可以通过短视频快速了解电影的剧情,所以这类解说视频在日本国内被称为“ファストト”(快速电影,快餐电影)。
日本“反盗版内容海外流通振兴机构”(CODA)的调查结果显示,仅在过去一年,就有55个账号上传了2100多个此类视频,存在此类视频的有270多个。
截至2021年6月14日,这些电影评论视频的总播放量已达4.77亿次。其中不仅有《新哥斯拉》、《大逃杀》、《咄咄逼人的巨人》等日本电影,也有《蜘蛛侠》、《小丑》等好莱坞电影。
据悉,这三人来自YouTube平台的广告收入约为一年700万日元。如果按照出租DVD和流媒体平台的店铺200日元/天的单价计算,著作权人的损失可能超过95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
此外,被抓的三人中,一人发布了100多条电影评论视频,很多播放量在1-2万。如果这家出版社被起诉,按照CODA的计算方法,他面临的赔偿可能超过1亿(日元)。
而这个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认为我有什么错”。
今年5月19日,日本东宝、武松等13家电影制作公司对YouTube平台上发布的电影评论短视频提起著作权侵权诉讼,要求YouTube平台上的三家短视频发布商支付5亿日元赔偿。东宝影业称,索赔5亿日元是额外的“法外开恩”。
今年11月17日,该案正式宣判,两名被告被罚款5亿日元。这个诉讼的赔偿金额只是按照最低的估算金额,法院是认可的。目前,两被告均未发表任何评论和后续动向。
更重要的是,除了日本电影短视频解说的博主,尾田还表示,“对于在海外发布日本电影解说的发行商,将寻求国际化的解决方案。”CODA已与电影公司和其他组织合作,向YouTube总部所在地的美国法院提出申诉,要求公开此类视频上传者的信息,以便能够进一步向警方报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江苏高院披露了一起著作权侵权案。被告人熊某、张某在各手机应用市场推出APP“韩国电视”,非法复制韩剧795集、韩国综艺节目2127集供人观看,并从中收取广告费。
法院认为,熊某、张某的行为均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熊某等5人依法被判处三年至一年三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适用缓刑,并处罚金119万元至13万元不等,违法所得全部没收。
根据法律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作者所在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与我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其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
中国和韩国都是签约国,其国民的作品可以在中国寻求版权保护。这意味着,那些在哔哩哔哩和Tik Tok等国内平台上发布未经授权的海外电影评论视频的自媒体人也可能面临国际诉讼的风险。......
基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电影和电视剧,这也是碎片化视频评论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可以说,只要有市场,这些自媒体就永远不会消失。从市场规模来看,影视内容的二次剪辑流量巨大,收入相当丰厚,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这个位置。
希望出版社提前建立版权预警机制,避免版权风险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不要等到被起诉被逮捕才想起版权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若涉及到侵权及相关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http://www.zy2s.com/a/huati/569.html